医疗专题
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|疫苗接种的常见误区 你踩“坑”了吗
接种疫苗是守护孩子健康成长的第一道“免疫屏障”。关于儿童接种疫苗的误区仍如暗流般潜伏在孩子们的身边,使孩子们错失最佳免疫时机,有的被网络谣言误导而拒绝接种……这些认知偏差,可能让孩子暴露于本可预防的疾病风险中。2025年4月25日是“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”,是全社会关注儿童健康的重要契机。让我们了解疫苗接种的常见误区,逐一揭开疫苗接种的真相,守护孩子健康成长。
01疫苗有副作用,能不打就不打
不少人因担心疫苗副作用而对疫苗接种望而却步。疫苗接种后可能会出现一些不良反应,像注射部位短暂的红肿、疼痛,轻微发热、头痛、乏力等症状,这是身体免疫系统对疫苗产生反应的正常表现,通常在1 - 3天内会自行缓解消失。但与疫苗预防的疾病相比,这些副作用风险微乎其微。以流感疫苗为例,接种后可能出现的轻微不适与流感发病时的高热、肌肉酸痛、乏力,甚至引发的肺炎、心肌炎等严重并发症相比,根本不值一提。
02孩子身体素质好,不需要接种疫苗
有些家长认为孩子身体素质好,平日里很少生病,没必要接种疫苗,这种想法存在很大的风险。儿童的免疫系统仍在发育完善阶段,即便当前身体状况良好,也不能抵御所有病原体的侵袭,如百日咳、麻疹这类传染性极强的疾病,一旦接触到未接种疫苗的孩子,很容易引发感染。接种疫苗能主动刺激孩子的免疫系统产生抗体,就如同给孩子的身体建立起一道坚固的防御堡垒,为孩子的健康成长保驾护航。
03接种疫苗后一定不会得病
疫苗虽能显著降低感染疾病的风险,但保护效果并非绝对。由于个体免疫系统的差异,如免疫功能较弱,在接种疫苗后可能无法产生足够强度的免疫应答,抗体产生量不足,依然存在感染疾病的可能性。但即便接种疫苗后仍不幸感染,其症状通常也会比未接种者轻很多,病程更短,恢复更快,发生严重并发症的概率也更低。
04成人不需要接种疫苗
许多人觉得疫苗接种是儿童的事,成人没必要接种。实际上,成人同样面临着各种传染病的威胁。随着年龄增长,身体免疫力逐渐下降,像流感、肺炎等疾病对成人尤其是老年人的健康危害很大。一些职业因素,如医护人员、教师、餐饮从业者等,因工作环境和接触人群的特点,感染传染病的风险较高,更需要接种相应疫苗。还有一些慢性疾病患者,如糖尿病、心血管疾病患者,接种疫苗可降低感染相关疾病的风险,减少并发症的发生。
05进口疫苗比国产疫苗好
很多人在选择疫苗时,盲目认为进口疫苗质量和效果更优。其实,无论是进口疫苗还是国产疫苗,在上市前都必须经过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审批程序,符合国家和国际的相关质量标准和安全规范,确保疫苗的纯度、效力和稳定性。从实际的免疫效果来看,国内外疫苗针对相应疾病的预防效果都得到了充分验证,在各自适用人群中都能发挥良好的保护作用。
接种疫苗不仅是保护个人健康的有力武器,更是构筑群体免疫屏障、守护公共卫生安全的关键。它承载着无数医学工作者的智慧与心血,在人类与疾病的斗争中发挥着无可替代的作用。我们不应被误解和偏见蒙蔽,而应积极了解疫苗知识,主动参与疫苗接种,让每一个人都能在疫苗的庇护下,远离传染病的威胁,拥抱健康美好的生活。
温馨提示
预防接种地址:本溪市中心医院医疗集团金山医院预防接种门诊
工作时间:8:00-11:30,13:00-16:30(除节假日以外)
咨询电话:024-42890806
参考内容:
1.《疫苗接种的认识误区,你踩了几个?》福州市人民政府门户网站
2.《疫苗接种误区,看看你中了几个?》上观新闻发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