健康促进
科普在线丨了解鼠疫 预防鼠疫
一、什么是鼠疫?
鼠疫是一种细菌引起的烈性传染病,广泛流行于野生啮齿类动物间(包括鼠类、旱獭)的一种自然疫源性疾病,一旦发病,病情进展迅速,治疗不及时,很快就会死亡,目前有抗生素可以治疗鼠疫,早期应用可以极大的降低病死率。根据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网指出,鼠疫的潜伏期较短,一般在1—6天之间,多为2~3天,个别病例可达8—9天。根据不同的感染部位和临床表现将鼠疫分为腺鼠疫、肺鼠疫、败血症型鼠疫、轻型鼠疫和其他少见类型鼠疫。
PART.01
PART.02
PART.03
二、鼠疫传播途径有哪些?
1.经跳蚤叮咬传播:人类鼠疫的首发病例多由跳蚤叮咬所致。
2.经直接接触传播:人类通过捕猎、宰杀、剥皮及食肉等方式直接接触感染鼠疫的动物而发生的感染,食用未煮熟的鼠疫病死动物(如旱獭、兔、藏系绵羊等)可发生肠鼠疫。
3.经飞沫传播:肺鼠疫患者或动物呼吸道分泌物中含有大量鼠疫菌,形成细菌微粒及气溶胶,造成肺鼠疫传播。
三、得了鼠疫,身体会有什么表现?
典型的表现包括以下几种:
01腺鼠疫
发热,多数是高热,39℃以上,腋窝、腹股沟(两腿之间)或者其他部位出现一个大肿块,非常疼。
02肺鼠疫
发热、胸痛、呼吸困难、咳血或者咳出带血的泡沫痰,这是鼠疫中比较严重的肺鼠疫,病情凶险,传播也比较迅速。
03其他类型
如皮肤鼠疫、眼鼠疫、胃肠道鼠疫等相对少见。
四、怀疑得了鼠疫,怎么办?
一旦怀疑自己得了鼠疫,无论是否确定,请立即远离人群,最好单独一间房间隔离,立刻拨打120急救电话,并告知自己可能是鼠疫,描述病情,等待救援。
在野外环境无法求救的情况下,要选择最近的医院(村医、乡镇卫生院都可以),所有医生都会第一时间报告,患者会很快得到治疗,千万不要舍近求远去大医院,以免沿途传染给他人,同时耽误救治。
五、生活中如何预防鼠疫?
主要做到“三不、三要、三护”
“三不”到人
不接触、剥食和携带鼠、野兔、狐狸、旱獭等动物;
不要在鼠类(包括旱獭)、野兔等动物洞穴周围进行休憩,更不要挖刨动物洞穴;
不要接触不明原因的急死患者、疑似鼠疫患者、确诊鼠疫患者。
“三要”到人
要及时报告病死鼠、疑似鼠疫患者,不明原因的高热患者和急死患者;
要做到住所周边环境卫生干净整洁,定期进行灭蚤处理;
对患者要做到就地治疗,确保患者可以得到迅速及时救治。
“三护”到人
在野外活动或作业时,要穿长裤、长袖上衣。强化疫情处理工作人员的个人防护;
对从事高危职业人员如放牧人员、灭鼠人员、野外作业人员和疫源地内居民要每天进行健康监护,一旦出现异常情况要及时进行报告;
对出入疫点周围的人员,要进行必要的防护,防止人员在没有有效防护下进入疫点。